1.葉輪與機殼間的間隙調整
殼間的間隙得到保證??跇嫵赡撤N小間隙配合。有的產品,在墻板上配有側板(參見還有些產品,墻通過這種配見圖對墻板與機殼進行徑向定位,從而使葉輪與機墻板與機殼結合時,側板外緣嵌人機堯端位胎具)進行裝配,確定墻板與機殼的 不帶側板。制造廠通常使用類似于側板的工裝(定置后,打上定位銷,拆去胎具。檢修時,將側板(或定位銷)按照拆卸前的方式復位,葉輪與機殼間的同隙大體上可以還原。是否完全符合要求,可利用塞尺進行檢查。對間際8,~8.進行測量,如果不符合要求,應當進行調整。
①在墻板與機殼采用銷釘定位的情況下,先拆除定位銷,擰松墻板與機殼間的聯接螺栓,按合理的方向移動墻板,在間隙符合規定要求后,再擰緊聯接螺栓,重新打孔上銷。
②采用側板定位時,擰松聯接螺栓,利用銅棒敲打墻板與機殼的聯接法蘭,通過振動使轉子下沉,可以在較小的調節范圍內,將上部間隙適當調大如果下部間陳偏小,也可用繩子兜起墻板,敲打聯接法蘭,使機殼下沉,在間隙調好之后再擰緊聯接螺栓。

2.兩葉輪間的間隙調整
當兩葉輪橫斷面的長軸互相平行時,其“嚙合點”正好落在兩轉子中心連線的中點(節點)上。由于軸承孔在墻板上的位置已定,因此總間院的數值是確定的。所謂間院調整,主要是對節5點上的追面間隙8和非追面間隙 進行 分配。運轉時,由于軸的扭轉腔趨向于縮小,非追面間隙趨向于增大。為保證鼓風機長期可靠運行,變形及齒輪磨損等原因,追面間際大一點,非追面間院調小一點。采用軟齒面齒輪傳動時, 齒輪磨損較裝配時可將追面間隙調 快,一般將追面間隙取為總間院的2/3左右,非追面間附取為總間隙的1/3左右,即8in~2in0當齒輪為硬齒面時,齒輪磨損很慢追面間歇與非追面間際可大致相等。該間院的調整方式有:
(1)利用從動齒輪與從動軸的相對轉動作周向調整。此時齒輪一般為整體構造 與軸為錐度配合,配合部位不使用平鍵聯接,周向可調。
(2)利用從動齒圖與從動輪教的相對轉動作周向調整。此時,從動齒輪由齒圈與輪轂組合而成。其中輪轂與軸為錐度配合,采用平鍵聯接;輪轂與齒圈也是錐度配合(配合處無平鍵),靠螺栓聯接,輪轂上的聯接孔一般為腰圓形,兩者之間周向可調。
(3)類似于第二種方式,也是利用從動齒圈與從動輪載的相對轉動作周向調整。但從動齒圈與從動輪轂之間、從動輪轂與從動軸之間均為圓柱配合,需要上銷定位。
實際中,葉輪間隙調整往往與齒輪裝配過程穿插進行。以上述第二種方式為例,先將主動齒輪裝在軸上鎖緊,然后將葉輪旋轉到圖10-26(a)所示的位置,在追面間隙得到保證的情況下,將從動齒輪(齒圈與輪轂的組合體)裝到從動軸上鎖緊。按規定的運轉方向盤動轉子,檢查追面間隙和非追面間隙。間隙需要調整時,放松從動齒圈與輪轂的鎖緊程度,利用銅棒敲打從動齒圈,將配合振松(不得敲打齒面),然后敲打從動葉輪,邊敲邊測量,調好間隙之后再將從動齒圈與輪轂鎖緊。檢查葉輪各旋轉方位的間隙,如果某個局部位置的間隙偏小,可用細銼或鏟子對葉輪表面進行磨銼,直到符合要求為止。

3.葉輪兩端與墻板間的間隙調整
先對墻板間隙δj和δp進行測量,測點位于葉輪兩端I ~ VI的位置。測量時為盡 量消除軸承游隙的影響,應按規定 的運轉方向盤動轉子。 如果總間隙過大(或偏小),可通過減小(或增加)墻板與機殼間密封墊片厚度的方法來進行調整。上在總間院符合要求的情況下,通過調節定位軸承與墻板間的軸向距離,可改變葉輪兩端間院的分配。常用的調整方法為:
(1)用圓螺母將軸承內圈鎖在軸上,用軸承壓蓋和錐度調節螺釘將軸承外圈限定在軸承座內。若要減小軸承所在端的墻板間院,應當先把軸承壓益上的緊固螺栓擰松,然后進一步把調節螺釘往里旋進,使軸承逐步向外移動,從而拖動葉輪向軸承所在端的墻板移動,調好間除之后再將壓蓋予以緊固;反之,若要增大軸承所在端的墻板間院,則往外旋動調節螺釘至適當位置,然后再緊固螺釘。
(2)軸承外圈 -側緊貼在軸承座上,一 側被壓蓋壓者。調節軸承座與墻板間的問距,便可以使軸承座210 (連帶軸承)- 道作軸向拖動,從而達到調整葉輪端面間隙分配的目的。調整時,先卻檢緊團螺栓,再療緊調節銀行向移動。動:反之,先擰松調節螺釘再擰緊緊固螺票釘,轉子就會殖軸永一起向定位軸軸承所在端移
(3)與(2)不同的是,軸承座與墻板間的軸向間距不是靠螺釘調節,而是通過在間距上裝配墊片來保證的。為確定墊片厚度,可以用游標卡尺測出軸承寬度B,用深度游標卡尺測出軸承座深度H和壓蓋止口深度h,則所需墊片的厚度A=B+h- H。也可用壓鉛法對此間距進行測量。將鉛絲分成幾段,涂以黃干油貼附于壓蓋與軸承、壓蓋與軸承座結合處,均勻擰緊壓蓋上的緊固螺栓(不必擰得過緊),把鉛絲壓扁,然后取出鉛絲,用千分尺測出被壓鉛絲的厚度。軸向間距A可按下式計算